11月21日上午,高等教育研究院在特教大楼A503举办本学期第五次学术沙龙活动。李欣然老师作了题为《民国初期大学校长主导下的大学教师晋升体系》的报告。本次活动由张继明副院长主持。高等教育研究院部分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活动。
李老师从民国初期大学校长主导教师晋升的政策法令依据谈起,从“突破管理思维与方式的局限”“满足不同层次需求、建立有效激励手段”等几个方面解析了民国初期大学校长主导教师晋升的实践理路。
李老师认为,民国初期的政策法令使大学校长拥有大学教师晋升的主导权,大学教师主要基于教学、学术成果、学历文凭等路径实现晋升,这既符合民国初期大学教师晋升的政策法令,又彰显大学校长在主导大学教师晋升过程中的自由性与独立性。民国初期大学校长主导大学教师晋升的实践理路为:突破管理思维与方式的局限;满足不同层次需求,建立有效激励手段;依据教师自身特点与学术职业特征进行评价;从文化交融的反思到文化人格的超越;负有学术责任,坚守大学理念。民国初期大学校长主导下的大学教师晋升体系有待完善,大学教师晋升体系所承载的功能并未完成,需要思考在大学教师晋升体系的规范化与大学教师教育活动的教育逻辑之间如何达成有效平衡,以及大学教师晋升体系在承载育人之根本功能的基础上如何实现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大学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

在场师生就“教师量化评价”“民国初期大学校长主导大学教师晋升的背景及原因”等诸多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大家纷纷认为,李老师的“历史研究法”让大家深受启发,李老师的讲解深入、透彻,足见深厚的学术研究功底。